交个底,今年2025年才是笼子下行元年,前面都是开胃菜
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,帖子链接:https://yy9090.top/thread-582536-1-1.html
作者: 阿里克斯 时间: 2025-8-29 14:03箱子里面的工具全部使完,就剩喇叭了,有想法的可以动起来了,后面真正下滑加剧了,起码二十年起步……
作者: 香乳已摸 时间: 2025-8-29 14:08
你少吓人吧啦的
作者: bluepolar 时间: 2025-8-29 14:20
印票子也不好使?
那就继续印,一直印到好使
作者: win8 时间: 2025-8-29 14:22
bluepolar 发表于 2025-8-29 14:20
印票子也不好使?
那就继续印,一直印到好使
法币怎么死的,津巴布韦又怎么死的
作者: bluepolar 时间: 2025-8-29 14:26
win8 发表于 2025-8-29 14:22
法币怎么死的,津巴布韦又怎么死的
那是鬼子不行
我们还可以搞计划经济v2.0,再摸3000000000年石头
办法多着呢,反正代价们也翻腾不出什么花样,没得哈气
作者: 1069 时间: 2025-8-29 14:26
所以能移必须要移。
作者: 9090大佬 时间: 2025-8-29 14:26
妖言惑众,斩
作者: blackibm 时间: 2025-8-29 14:35
跌了更好,反正我租售比3个点了,拿着钱在手上会有 各种办法搞你,听说马上存款也收你10%利息。
作者: 广林居士 时间: 2025-8-29 14:41
https://www.gov.cn/xinwen/2021-03/12/content_5592644.htm
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新华社受权于12日全文播发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。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1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,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。
纲要共分为19篇: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”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”“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”“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”“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”“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”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“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”“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”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”“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“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”“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”“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”“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”“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”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”“坚持‘一国两制’ 推进祖国统一”“加强规划实施保障”。
作者: 翼下之风 时间: 2025-8-29 14:42
不是没工具,只是那些都是要动到根本的
作者: eAstwind 时间: 2025-8-29 14:43
听一路向北说的?
作者: 阿里克斯 时间: 2025-8-29 15:58
翼下之风 发表于 2025-8-29 14:42
不是没工具,只是那些都是要动到根本的
不敢动就等于没有
作者: 动态清您 时间: 2025-8-29 16:03
跟2008年的经济全球危机相比较呢?
作者: nj213 时间: 2025-8-29 17:16
动态清您 发表于 2025-8-29 16:03
跟2008年的经济全球危机相比较呢?
这次保证比那次厉害,你看着好咯
作者: 路过洛阳沙漠 时间: 2025-8-29 17:27
啊桑,据科学研究,经济下行,混动的油耗会上升,起到平衡作用。
作者: 数码爱好者 时间: 2025-8-29 17:35
LZ说的不错,虽然有些版友嘴硬,不想承认啊。
作者: bluelectron 时间: 2025-8-29 19:49
完全错误,2025是东升西降的元年
但剧烈的对冲下,不可能风平浪静,大风大浪中会淹没更多的人
作者: ws65536 时间: 2025-8-29 20:21
bluelectron 发表于 2025-8-29 19:49
完全错误,2025是东升西降的元年
但剧烈的对冲下,不可能风平浪静,大风大浪中会淹没更多的人
东大底层被焊死在月入3000 权贵又逃不过周期率 不知是哪个大聪明搞出东升西降这个说法 没有任何理论和实际可佐证的
作者: 602032119 时间: 2025-8-30 08:20
跟LZ完全看反,我认为25年是向上冲的起点,股市全民发钱。几年后没发财的只能怪自己了。
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,帖子链接:https://yy9090.top/thread-582536-1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