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“人民日报 有品质的新闻”有感。

2025-06-25点滴生活152

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,帖子链接:https://qq9090.top/thread-576512-1-1.html

作者: 活取熊胆    时间: 2025-6-23 11:22

个体故事作为政策合法性的“情感锚点”
     选择性个案建构 :林强被塑造为“政策受益者”,但未追问其为何需要从事三份工作?若仅靠单一职业无法维持生计,政策是否只是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创可贴?媒体通过“日子有奔头”的抒情化表述,掩盖了灵活就业群体作为“数字佃农”(Digital Sharecropper)的底层逻辑——劳动者依赖平台获取生产资料(如订单、客户信息),却无法分享剩余价值。

zhèng fǔ角色的“父权式关怀”隐喻
     慰问品的符号暴力 :人社局发放的保温杯、发热贴等“贴心”物资,将复杂的劳动权益问题简化为物质救济,暗示劳动者只需接受“施舍”而非争取集体谈判权。这种“送温暖”叙事消解了劳动者组织工会、集体议价的政治诉求,符合福柯所言的“规训社会”治理逻辑。


信息筛选的意识形态偏向
      失声的批判主体 :报道未采访劳动者自发组织(如外卖骑手微信群内的抗议声音)、劳动法学者(讨论政策与现行法律的冲突),也未引用平台企业回应(如滴滴对社保政策的态度),形成单向度叙事。
数据真空与效果黑箱 :政策实施后具体参保人数、社保缴纳比例、劳动者收入变化等关键数据缺失,仅凭“阅读量40万”证明传播效果,实为用流量逻辑替代公共政策评估。

媒体角色的异化:从监督者到政策扩音器
      报道以“人民日报点赞”开篇,本质是将媒体公信力转化为政策背书工具。这种“共谋式报道”弱化了新闻业的批判天职,沦为社会治理技术的延伸。例如,未追问“为何此前多年未出台此类政策”“资金来源是否可持续”等问责性问题。


此报道的价值在于呈现了治理者对灵活就业问题的回应,但其批判性盲区恰恰揭示了当代中国数字劳动政治的深层困境:在技术治理与资本逻辑的共谋下,劳动者权益保障仍困于“治标不治本”的结构性困局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
以上是AI的解读。

个人的感受是大众是很难区分“新闻学”和“传播学”的领域问题。

把“宣传”当“新闻”是成为常态和底层民众的共识,在网上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“深信不疑派”和“有人想害朕派”。


作者: 大花猫    时间: 2025-6-23 13:13
能提出这些问题和意见,看来不懂“喉舌”的定义和内涵。骨子里想着三全凤梨之类西方糟粕。

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,帖子链接:https://qq9090.top/thread-576512-1-1.html

“读“人民日报 有品质的新闻”有感。” 的相关文章

今天肯德基里人多单子多

作者: qtom    时间: 3 天前中午吃的肯德基,没想到人相当多,而且都是一点一大堆,外卖单也相当多,几个姑娘忙得脚不沾地点了个翅根套餐19.9,八个大翅根,吃了5个实在吃不下去了,早知道不点两...

儿子被妈妈教训唱起《一身傲骨不低头》网友:气势不能输

作者: 弱电门禁    时间: 3 天前不就玩个卫生纸啊,中国的孩子啊,从下就被父母压制住了,创造力确实差!http://news.hnr.cn/shxw/article/1/187986197289...

支持一下吧 傻逼们

作者: 咕咕嘎    时间: 昨天 23:01给点甜头 上吧 本性如此 来吧~作者: bwer    时间: 昨天 23:03出什么事了啊?作者: 8849    时间: 昨天 23:53川普发币了,...

2025首虎被查,烟草局的

作者: 弱电门禁    时间: 3 天前有权有钱有闲搜狗截图25年01月17日1310_1.jpg (47.95 KB, 下载次数: 0)下载附件3 天前 上传作者: washington70   ...

西来顺,东边的牛肉面还不错

作者: pub    时间: 前天 11:58口味不错,红烧牛肉面好吃。5元点个拼盘凉菜也不错。作者: 泡泡虾    时间: 前天 16:31还行...